中新网鄂尔多斯7月16日电 题:探访中国首个荒漠化防治和沙漠经济展示中心
中新网记者李爱平
“我是到了这里以后才知道中国荒漠化防治形势……热爱地球,共建绿色家园看来真的很重要。”北京游客范涛这样表达着他的感受。
范涛是在参观完中国首个荒漠化防治和沙漠经济展示中心——库布其沙漠生态科技中心后发此感慨的。
库布其沙漠生态科技中心,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库布其沙漠之中,入夏以来,几乎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游客光顾,很多人的第一站就选在这里。
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,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,总面积约1.86万平方公里,在当地政府、企业、农牧民的共同努力下,目前该沙漠约有三分之一披上了绿装。库布其治沙模式的成功,目前已在国际上达成“世界治沙看中国,中国治沙看库布其”的共识。
记者从当地企业获悉,库布其沙漠生态科技中心总面积4000平方米,其中展示中心共900平方米,分为“中国的伟绩”、“沙漠的奇迹”、“成果荣誉”、“责任担当”等版块,通过多媒体和图文展板等形式,全面、立体地展示了世界荒漠化防治形势,中国荒漠化防治成果以及内蒙古、鄂尔多斯治沙生态科技成果;展示了库布其的历史变迁,当地企业在库布其生态治沙扶贫的成就,包括种质资源、治沙技术、种植技术、节水技术、生态修复技术等核心技术。
记者从鄂尔多斯市政府了解到介绍,在过去的29年中鄂尔多斯官方与企业及农牧民,在库布其沙漠上利用“治沙、生态、产业、扶贫”平衡驱动可持续发展模式,为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100多个国家、21亿人带来了希望和借鉴。此举也得到联合国的赞誉,称赞治沙企业亿利是世界绿色领袖企业。
该生态科技中心,并不只是在回溯历史,其真正的科技含量则是,该中心内共储藏了1040种耐寒、耐旱、耐盐碱的种质资源。
这些种质资源包括甘草、苁蓉、长柄扁桃等药用植物200余种,沙柳、柠条、杨柴等沙生灌木240余种,四合木、半日花、沙冬青等珍稀濒危植物57种,紫花苜蓿、沙打旺、沙蒿等沙生草本植物440余种,沙地柏、樟子松、紫穗槐等生态修复植物70余种。
在互联网时代,该科技中心也在“与时俱进”,记者了解到,目前当地治沙企业已先后与中科院、中国林科院、山东农业大学等合作建设了“中国沙漠生态大数据服务”平台。内容包括沙漠生态环境地理大数据采集、数据分析、监测预警、决策服务等内容,从气候、土壤、水文、植被多个角度进行大数据分析,为沙漠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决策依据。
该企业品牌中心相关负责人贺鹏飞告诉记者,目前,“中国沙漠生态大数据服务”平台的采集数据已经覆盖中国八大沙漠、四大沙地以及青藏高原地区,并正在向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延伸。
“每名游客在这里参观后,都会感慨万千。他们认为,保护地球,防沙治沙,人人有责。”贺鹏飞表示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