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通话普及令粤语式微?地方语言根植生活不会消亡

2017-07-17 19:44:35 | 参考消息网

参考消息网7月17日报道外媒称,在中国,普通话越普及,方言的生存空间便相对缩小,由于学校的行政与教学语言都是普通话,广州年轻一代使用粤语频率正在降低。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李公明受访时相对审慎乐观,他相信:地方语言植根于生活,不会轻易消亡。

外地人入乡随俗学粤语

据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网站7月10日报道,睇水(看风)、夹下眼(帮个眼)、仆心仆命(竭尽全力)……广州西村一家学习粤语的晚间培训班里,10多名学员认真地跟着老师朗读,学习粤语的地道用法。在这家名为“蓝天外语”的语言培训机构里,粤语与英、日、法等国语言同为付费课程,学习内容围绕购物、上班、饮食等日常生活。培训机构称,学员经过两个月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粤语后,多数可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与会话。

刚加入这一培训班的范小姐是来自湖南的新广州人。她说,专程过来学习粤语,是希望尽快融入周围的生活。广州不少公共场合里,粤语是第一语言,其次才是普通话,去到菜市场、餐馆、超市等地,“一张口说话,别人就知道你是外地人”。

“蓝天外语”营运主任劳承东说,相较10年前,普通话在广州变得更为强势,不过,在当地服务性行业因客户多是面向“老广”,粤语仍然相当重要,包括餐饮、服装、酒店等行业聘请员工时,通常都会加上“懂粤语者优先”。

报道称,在中国的行政场合和教育教学中,普通话早已是主导语言,但作为广州人母语的粤语,还是当地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沟通的方言。

此外,广州是珠三角外来流动人口最大流入地之一,入乡随俗,新广州人开始说“唔该(劳驾)”的不在少数。社区网站豆瓣网上一个名为“我们就想学粤语”的小组,便吸引了近五万人加入。

粤语日渐式微?

报道认为,与中国其他方言相比,粤语是较为强势的方言,不仅仅是因为广东是经济大省、粤语使用人群较多,也体现在粤语文化产品的输出。不过,随着普通话日渐普及,粤语在年轻一代中使用频率正在降低,这一趋势引发了不安。

广州知名时事评论员韩志鹏指出,广州现在很多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不同阶段的孩子,回到家后仍然说普通话,不用粤语和家长交流,这不仅是语言方面的问题,无形中也与家人产生了情感的隔阂,因为以粤语为主的老一辈未必擅长说普通话。

韩志鹏认为,广州的教育行政部门对此应当重视,在语言传承方面有所作为,在小学与中学阶段继续增加联系本土文化的课程,比如粤语、粤剧等,“不要让粤语有一天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。

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李公明表示,地方语言植根于生活,粤语在很多场合通用,另一方面,很多年轻人对粤语文化产生了兴趣,这不仅是经贸、商业的需要,也与当地文化及生活方式有关,比如新广州人对粤式饮食产生兴趣,就很可能进一步去了解广府文化。

广东应保护文化语言特色

报道称,在广东民间,致力推广粤语的人士不在少数。除了学习粤语的网站、微信群外,一些广州公众号也将推广粤语、粤语文字视为己任,或制作粤语相关的原创视频类节目。一个名为《疯狂粤语》的趣味网络脱口秀节目在去年2月开播,致力于“让粤语流行起来”,节目结合时事热点与粤语教学,传达90后广州本土青年的新锐观点,很快吸引了不少粉丝。

劳承东说,“蓝天外语”开办粤语课程已有10余年,帮助不少学生融入广州的生活与工作,并将这当作是一个公益性质的项目。

在公办教育领域,广州越秀区五羊小学今年初推出全市第一本校本的粤语教材《粤读羊城》,内容包括粤语简单用语、粤语童谣、粤语故事、粤剧等,通过讲授、练习、游戏等方式,帮助学生对粤语有更系统的了解,此举赢得不少正面回应。

有评论称,一个开放的地方,就是要多元化,正是因为广东的开放,接纳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和文化,所以广东更应当珍惜和保护自己的文化语言特色。

推荐阅读